精品咖啡|新手指南

精品咖啡|新手指南

現在精品咖啡的選擇琳瑯滿目,從自烘咖啡店家到連鎖便利商店都販售「精品咖啡」,到底什麼是精品咖啡?標準以及定義是什麼呢?


精品咖啡的起源

  1. 1970年代:初期概念形成

    • 於1970年代,由Erna Knutsen女士提出。
    • 提出的精品咖啡概念:獨特的風土條件孕育出具有獨特風味的咖啡。
  2. 1982年:SCAA成立

    • 1982年,精品咖啡協會(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,簡稱SCAA)在美國成立,該協會的成立標誌著精品咖啡運動的正式開始。
  3. 1990年代:第三波咖啡浪潮

    • 可追溯性:除了追求咖啡品質之外,也開始重視種植、採收處理和烘焙過程。
    • 顧客與咖啡師之間的互動:將咖啡背後的故事帶給顧客,從種子到杯中的咖啡,
      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    • 有如品葡萄酒般的品嚐咖啡,注重地域帶來的獨特風味。
  4. 2000年代至今:全球化和持續發展

    • 進入21世紀後,精品咖啡文化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展。許多國家的咖啡農民和生產者開始採用精品咖啡的種植和加工標準,以提升咖啡豆的品質和市場價值。消費者對咖啡風味和品質的認識也不斷提高,促使市場對精品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。

精品咖啡的評斷標準

  • 杯測分數:2009年,SCAA定義精品咖啡為杯測分數不低於80分的咖啡。
  • 可追溯性:可以得知咖啡豆來自於哪個產區、處理廠、有部分甚至是農民名字都可以知道。
  • 特色風味:精品咖啡帶有比商業豆更有層次、明確調性的風味,乾淨度、甜度也會表現得更出色,通常在淺~淺中焙可以表現出地域性的特色風味。




身為消費者,如何選擇精品咖啡?


1. 風味:通常咖啡店家會寫出這支精品咖啡所帶的風味調性,例如:柑橘、甜桃、巧克力等等,

每個店家的咖啡師或杯測師所描寫的風味會依據每個人的「風味聯想」有所不同,若有不了解的地方建議多與店家、咖啡師討論,比較能選出符合喜好的咖啡豆!

如何討論?可以先從簡單的喜好開始,例如:喜歡酸/不酸、口感濃郁還是輕盈?


2. 烘焙度:

咖啡的烘焙度對風味會有很大的影響,概念是:

(1) 淺~中焙:

可保留較多原有的產地特色,也就是這支豆子本身的風味,也可能較常會帶酸值,風味偏向水果、明亮一點的調性。通常烘豆師會以淺~中焙的烘焙度去烘品質好的精品咖啡豆,原理就有點像我們會用清蒸的方式烹調新鮮的魚,因為品質夠好,只需要煮熟就很好吃了。


(2) 中深~深焙:

怕酸的朋友們或是真的想喝「咖啡味」,可以選擇中~中深焙。到了這個烘焙度酸值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,有些精品豆適合中焙,因為這個焙度可以帶出更醇厚的口感,以及焦糖尾韻。需要注意的是,通常精品豆很少會烘到深焙,因為產地特色幾乎消失,取而代之的只有煙燻、焦炭風味,就可惜了精品豆的好品質。


3. 產地資訊:了解咖啡豆標的資訊真的非常重要!確保豆標有列出咖啡的國家、產地、莊園(不一定有)、處理法、甚至是咖啡豆的等級,也是可以幫助判別的資訊之一。

清晰的精品咖啡豆標舉例:衣索比亞 科契爾 哈瑪村 蜜處理 G1 原生種

- 衣索比亞 = 國家

- 科契爾 哈瑪村 = 地區

- 蜜處理 = 咖啡豆的處理法

- G1 = 衣索比亞的咖啡豆等級 *補充說明:衣索比亞咖啡豆分級由高至低:G1 - G2 - G3 - G4 -G5

- 原生種 = 咖啡品種


4. 價格

精品咖啡由於從種植、採收、處理、運送到烘焙、包裝等,都是受到細心維護以及高品質的處理方式,所以價格自然不會太低,市面上一般精品咖啡豆(半磅 227g)的價格大約落在台幣$300-1000都有,更高階或是競標稀有等級可能 $2000以上。
當然根據每個店家的銷售方法而有不同,價格可以當作一個參考依據,但不是絕對。


5. 烘豆日期

品嚐精品咖啡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購買「新鮮」的精品咖啡豆,咖啡豆一旦烘好之後,風味就會開始變化,一般會有一個「養豆時間」,讓剛烘好的咖啡豆排掉二氧化碳,舉例:慢可咖啡的養豆時間為4-7天,基本上就可以開始喝了,在接下來的一~兩個月內,會體驗到風味的最佳狀態。

以我的經驗,我在購買咖啡豆時,會選擇過去 1-3 週內烘焙的咖啡豆,如果超過一個月以上我通常會跳過,畢竟購買後還要喝一個月,擔心會錯過咖啡最佳風味的時機。

當然也可以詢問店家建議開始品嚐咖啡豆的最佳時機哦!




想開始你的精品咖啡旅程了嗎?

歡迎訂閱慢可咖啡的每月豆報,內含整理好的咖啡知識、3年生豆商杯測師經驗,4年自烘咖啡品牌經營心得,當然還有每月隱藏優惠碼!

歡迎填寫Email,慢可豆報每月寄送  點我填寫email


相關商品